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008年5月29日星期四
2008年5月23日星期五
震出来的思考
不同的人通过这次地震看到了不同的东西。我之前的那篇文章在最开始捐款的时候就质疑了红十字会的一些做法,没想到后来所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然而,此次地震所以引发的思考远远不止红十字会的一些新闻那么简单。
前两天,李承鹏的博客说了这样的事情,那就是有人传出某某镇需要很紧急的救援,于是一大群非政府组织的人驾车载着东西往那个地方进发,结果到了以后才发现并没有真正的那些险情。李承鹏还和网易的信息平台取得联系,询问网上那些信息的可信度,结果根本无法查证。
还有不少的事例,比方说在某一段时间内传播很广的空降兵牺牲5人的信息,结果也被辟谣。而不少看上去非常真实感人的故事,其真实性都值得考虑。有人甚至编造出了虚假的地震预报信息,并且以专家自居。最终,公安机关发现其不过是武汉的一个小职员。
然而,另一方面,汶川某女孩在论坛上发布的关于有一个地方非常值得直升机降落的信息,则在被大家传阅了不久以后,就得到了军队真正的利用,为汶川的救灾贡献了力量。同时,《南方周末》的一系列文章也让大家了解到了地震后面真正残酷的人性。
信息的爆炸和个人作为传媒中介成为了这次地震信息传播的一个显著特点。大到官方的各种网站,小到每个人的博客,都以自己的方式记录着这场灾难。
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如何去对待这些信息?如何去辨别真假?权威信息怎么发布?非权威信息怎么发布?言论一旦自由以后,人的行为约束在什么地方?
在已经无法做到绝对的“一言堂”的情况下,记者和媒体的职业道德如何保证。媒体监督了政府,那么谁去监督媒体呢?
这些抽象的问题,已经在地震后的报道中得到了充分的放大,以至于我们必须要理性地思考,怎么对待信息。
有人说,真理是越辩越明。但是,有时候,辩论需要成本。查明也需要成本。李承鹏的朋友们耗费了汽油、精力和时间查证了虚伪的信息,却找不到谁来为此负责。而这又耽误了本该真正需要这些物资的灾民。
平时,我们可能很随意,网络成为了各种言论各种情绪的发泄场,然而到了关键时候,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不是也是一种犯罪呢?
可是,我们也不能排除像汶川女孩这样的案例。丢失那样的信息也是一种犯罪。
网络已经不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那种自由天堂,网络一样也是一个社会。社会就需要秩序。
我希望大家好好思考一下,对待信息的传播和发布,我们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做。
2008年5月15日星期四
关于捐款
正在学期结束之际,家乡成都附近发生惨烈的地震。最近几天基本上什么事情都没干,就在不停地了解当地的一些信息。
这次地震,伤亡数量之多,救援难度之大,都让人无不揪心。同时,政府的应急能力增强,解放军的英勇,又不得不让人钦佩。然而,今天发生的关于捐款的两件小事却让我想讨论一下捐款的方方面面。
有一个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秋季要来我们学校,发邮件给中国学生会主席,质疑一个学校的中国留学生为什么捐款才那么一点。这是其中的一件事。
另一件事,是我注意到,新浪网上公布的捐款数据是已经达到了8.77亿元人民币。
这两件事情让我,一个学生,又重新思考起我们为什么要捐款这一基本话题来。当然,我们捐款的目的是希望救助对象能够通过捐款改善现有的生活状态。我记得,从小学起,我们就为形形色色的名目捐过款。有希望工程,有抗洪抢险,有得绝症的学生。几乎每次捐款,我都积极参与。记得在化大的时候,有一次看到有一群学生在食堂面前宣传一个研究生同学得了绝症,家庭又困难,当时想都没怎么想就捐了50元(尽管并不多)。
但是,每次捐完款,我都非常想知道,我捐的款到底有没有落实到灾民手里?用了多少?效果是什么?然而,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十分困难的。抗洪救灾,希望工程都过于遥远。就连我身边的那位得绝症的研究生有没有得到最终的救治我都无从知道。
事实上,我们根本就没有健全的慈善捐款的发放和监督机制。比方说,我们这么多年来,有没有公布希望工程捐款的总额度和使用额度?建造了多少希望小学?这些希望小学解决了多少儿童的学习问题?还有多少儿童需要解决?有这些数据吗?当我们去捐款的时候,有没有人敢出来为捐款人负责任地说,你这笔款将会在多久后查看到具体的使用信息?没有。
灾区其实最需要的不是金钱,而是物资。就拿这次四川地震来说,目前灾区最需要的是医疗设备和药品,以及基本的食物和水。如果捐赠金钱,要需要变换成相应的物资才能够在灾区使用,这道转换的陈本和时间都是难以估计的。当然有人会说,那这些资金用于灾后重建也是不错的。的确是这样,但是这些捐赠的钱列入地方财政的财政报表了吗?有没有跟踪机制?目前,我觉得没有答案。
除了捐款的监督机制本身以外,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就像有人可以借战争发财牟利以外,灾害,也可以成为某些人牟利的工具和手段。98年大洪水的时候,我还清晰地记得抗震救灾表演的时候,那么多企业拿着人一样高的牌子在那里宣称捐赠了多少钱。然而,事后有报道说,其实不少金额根本没有兑现,甚至有一些企业完全没有真正捐赠。然而,在众人目光下,举着牌子就达到了应得众人称赞和为企业扬名的目的,这着实很不错。于是,捐款的金额就像拍卖的行情一样,一路看涨。前几天,有人说,刘德华一个人才捐10万,太少了。这是真心,因为都是自己挣的血汗钱。有企业一捐就是几千万,让人一方面惊叹,一方面又怀疑。相比之下,这次,蒙牛捐赠牛奶,杉杉捐赠大衣,则显得朴实和实用得多。
在灾害面前,我提倡捐赠物品,我希望能够有健全的从捐款到物品转换的机制和机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地方捐赠已经变味, 比如,不少地方明确表示不收物品,只收捐款。不少地方还表示,如果是物品,只需要新的,旧的一概不要。这其实都非常不健康。
看到今天的8亿数字,我觉得大家在兴奋之余,也一定要有一个担忧。发改委拨款支援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现在是3亿。而捐款是这个数字的两倍。这笔钱怎么用?谁来管?怎么统筹?红十字基金会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不太可能),还是非政府组织?编制多少?人员的薪酬怎么计算?哪些财务信息公开?如果这些问题均无法回答,我担心那8亿元的一部分会成为某些人发财的机会。
所以,我觉得,借助灾害,也许我们不仅仅能够团结人心,还能够更新和完善我们的慈善机构和慈善公益事业的机制。而这些,远远比我们现在的一时热血沸腾重要。
2008年5月5日星期一
成都,一座不敢来的城市?
最近听闻靠近成都的彭州因为有“大项目”上马,不少成都市民都义愤填膺,打算学习厦门市民去年“散步”的经验。
我虽然现在在海外学习,但我在成都生活了18年,我父母亲戚朋友大多数现在都还在成都生活。对于有污染的化工项目,当然是最好不要建在城市附近。但是有些事情,我们是不是能够坐下来好好想想?
有人说,成都以后就没法居住了。有人说,这个项目上马就居家搬迁。也有人说,这个项目一旦上马,今后成都的癌症发病率要增加几倍。有人说,这样的项目只能建设在城市一百公里以外。
但是,化工项目是国家工业的基础,虽然乙烯项目不直接和大家的日常生活想关,但是和纺织、汽车、建材工业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我们为了不污染,我们为了某些人宣扬的“环保”,那我们这些工业如何发展?人们不能说一方面大幅度消费这些工业,而却不允许这些工业的原材料工业存在。这不符合常理。
实际上,兰州、上海、厦门(是的,不要惊奇)和天津都有专门的化工工业区。同时,化工项目的规模也是衡量国家工业水平的一个标杆。德国莱茵河畔也有成群的化工工业区,也曾经污染过,但是现在整治能力高了,也就能够在环保和经济效益之间寻求一个平衡了。所以,我们不能说为了不污染而不去发展,我相信现在的整治水平也是能够保证的“环保”要求的。
当然,这仅仅是老生常谈。有人会很不以为然。我想要说的是,其实抵制的后面可能有更加“自私”的心态。彭州我去过几次,虽然这几年变化快,但广大地区仍然贫穷。一个化工工业带来的GDP,可能有人觉得无所谓,但是对于一个相对贫困的地区来说,是非常可观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山清水秀固然好。但是山清水秀没法带给那里世世代代生存的人们实际的好处。一个大型项目,带来了相关工业发展的可能,带来了就业率,这些好处为什么有人不去思考呢?如果这个项目不上马,那些叫嚣环保的人能否提供出替代的方案呢?
你不能说,你自己坐在成都的茶铺里面,喝着悠闲的茶水,享受着富裕自在的生活,却要求相对贫困的地区为了你的呼吸来买单。有些人的思路是,我平时要享受一切现代化的好处,车子,房子(建材),但是如果有什么影响了我的生活,我是不答应的。城市周围最好都是原始森林,那里的居民最好保持所谓的“原生态”。这是一种打着“环保”、“道义”的“自私”心态。
化工项目的环保评估报告,有多少想去散步的人真正看得懂?抑或看过?
我建议大家看看这个,http://news.sina.com.cn/c/2007-09-27/165713986641.shtml。实际上,“有人欢迎化工企业来污染”的说法,一些“城里人”显然不可接受。但是我认为,这的确是可能的。有人说,我们要可持续发展。是的,彭州的贫困居民们,已经可持续地“贫穷”了很久。现在,也许是一个机会让大家有改变了。
所以,我还是欢迎大家去我的故乡成都。我也坚信我的父母和朋友的生活不会因为这个化工项目的存在而改变多少。
(注意,我反对不加限制地环境污染,但是我也反对打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道义”大旗,去干一些自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