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007年11月24日星期六

沈文裕现象

他被音乐权威誉为“莫扎特第二”、他年仅11岁就能弹奏世界最难的协奏曲“拉三”(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沈文裕,这位今年21岁来自重庆 的钢琴天才,原本正该和郎朗、李云迪等青年才俊一样,享受着琴迷的顶礼膜拜,却因舆论对他的“妖魔化”,至今蜗居成都。昨(21)日沈文裕终于重新迈出第 一步:宣布23日在成都启动自己的首场音乐会。这位不善言谈的小伙子宣称,“郎朗的技术比李云迪高,李云迪对音乐的理解比郎朗好,但我是最好的!”

这是这个叫沈文裕的年轻中国钢琴家官方网站上的关于他的介绍。Youtube网站上还有关于他的几段视频,当然,还有百度贴吧上有不少他的爱好者的激昂话语。这一切都似乎告诉我们中国又出了一个钢琴大师?

沈文裕得过两个有一定分量的钢琴比赛的大奖,一个是2003年的伊丽莎白女王钢琴比赛二等奖和2005年的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比赛的一等奖。但是,也在一些比赛中早早被淘汰,比如同是2005年的肖邦钢琴大赛第一轮就被淘汰,虽然有一些人把他比作1980年的波多雷里奇。但是,到目前为止,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我想说的是,沈文裕注定没法成为钢琴大师,这不仅仅是时间问题。在艺术的领域,有人早早就展露头脚,有人则大器晚成,都有一定的例子,但决不是说任何人都能沿着相同的路走。沈文裕的问题在于他自己、在与他的家人,当然,还有不知深浅的媒体的责任。

沈文裕自己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把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没有搞清楚。沈文裕坚称自己技术比同辈的中国钢琴家朗朗和李云迪都要好。同时,在他的官方网站上,他自豪地列出了自己的保留曲目,从独奏曲到协奏曲,几乎囊括了整个古典音乐曲库。但是遗憾的是,音乐不是谁弹得多,谁弹得快就是谁更好。加拿大钢琴家Marc Andre Hamelin的技术超群,成为少数能够录制Godowsky练习曲的钢琴家之一,但是这么多年以来,他仍然不是当代最主要的钢琴家,甚至不能称作是真正的大师。不少钢琴家的保留曲目都是相当有限的,德国的施奈贝尔,大部分的曲目就是贝多芬和舒伯特,但是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钢琴大师。而古尔德的兴趣爱好主要就是巴赫(我知道,古尔德录制过贝多芬和莫扎特,还有布拉姆斯)。所以,沈文裕把自己能弹很多曲子等同于钢琴大师,这是不正确的。钢琴演奏,技术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决不是最重要的。沈文裕的演奏(官方网站上的mp3和youtube上的视频)都证实了他的演奏的确缺少“音乐性”和自我的诠释。从纯技术的角度来说,他很多曲子都完成得不错,但是就像是高年级的音乐学院学生,仅仅是完成了作业。除此以外,听不出什么激动人心的地方。

沈文裕的另外的问题来自于他的家人和他现在的运作团队。他的种种介绍,哄一下不懂音乐的人还可以,真正的古典音乐听众是不会被诸如多少多少岁录制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和多少多少岁能够演奏贝多芬全部32首奏鸣曲这样的事情所迷惑的。事实上,拉赫纳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在发表的那个年代的确可能使很难的曲目,但是今天,可以提供的演奏版本已经非常多了,相当多的钢琴家都能够演奏这首曲子,这根本不是什么特别的试金石。至于演奏贝多芬奏鸣曲,实际上,”能够演奏“和”演奏得能令人信服“是两个概念。但是,即便是这样,贝多芬奏鸣曲全集的录音也不少了。说这些的意思是,这些事实都不是”神童“的依据。

在艺术的殿堂里,神童并不少。但是,大师却不多。当年的Kissin,起点比沈文裕高了不知多少,但是今天却很难说挤进了大师这个行列。还有更早的美国的Van Cliburn,也仅仅红极一时。就算是中国,仅20年来,有多少钢琴家曾经进入过”神童“的范畴,又有多少钢琴家被迅速遗忘?

更何况,从沈文裕的成长经历来说,很难说他有没有其他的生活。没有生活,谈何艺术?

2007年11月20日星期二

给“武汉大学博导事件”做一个了解

我也当了一回标题党,不过,的确是一起“武汉大学博导事件”。我现在想说的是两个方面的事情。第一个方面,是从我自己来说,这件事情给我什么经验教训。第二个方面,当然是对那个“某博导”而言的。


第一个教训,没有把关于我博客的纪律发布在最前面,或者置顶。我原以为来看我博客的人都是有一定修养和判断能力的人,但是现在我发现,我错了。这个假设对于还存在诸多“智力半残者”而言还是太高了。原谅我,没有考虑到你们,这里先道一个对不起。


第二个教训,我自己接了匿名电话以后,还想和对方说清楚。现在,不光是我,我也请看到我博客的人注意,接到匿名电话,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在上面花费超过30-40秒的时间(有时候朋友也喜欢做这样的恶作剧),过了时间,直接挂掉。如果还打来,直接把电话放一旁,不好意思,我接听免费的。


第三个教训,对于在电话里面骂人的陌生人,哦,朋友们,相信我,不管对方是谁,你都可以一展你的身手。我的教训就是,我给足了对方面子。下次,我准备练习一下我中文和英文混合骂人的能力。欢迎免费陪练。


第四个教训,太过于拘泥于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古训。我完全没有料到这个世界的变化之快。某些所谓的老师,已经太过于专注于“科研”,居然连做人都忘了怎么做。以后,我首先把你从小学教起。这里也给我留一个证据:我对待一个人,首先是从“人”这个角度,如果你这一关过不去,我不会管你是“驳倒”还是“硕倒”。


以上是我的四个教训。请大家共勉。
下面我公布一下我博客的纪律,仅此一次。
1. 本博客不发表任何客观言论。关于客观,请看这里。我很同意那个作者的观点。总之,你要寻求客观,请看《人民日报》、《参考消息》。
2. 本博客所写内容,除了指名道姓之外,均为“传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或者虚构。
3. 凡就我博客内容打电话给我进行“探讨”的人,概不答复。


好了,这些是我的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为武汉大学某博导准备了什么。当然,肯定是好东西了。我们本着治病救人的方针,对这位中年男子拟定了一两个学习小例子。


本次,我主要讲一讲语文和逻辑的问题。小学的时候,我们经常归纳段落大意,中学的时候,我们经常分析句子成分。那么我们今天来回顾一下。下面就是那个“经典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段落。


卢老师是北京交通大学公派到Lehigh大学的访问学者。之前,我也听说了一些关于访问学者的信息,总觉得这些人都是拿着国家的钱出来玩儿的人。特别是听说武汉大学的一个博士生导师,在这里天天看《人民日报》,把老婆孩子都给弄到这里来玩儿。根本没做什么科研。当然,卢老师最初也给我这样的感觉。因为他仅仅来半年左右,又给我说,“其实很可能做不了什么研究,能做多少是多少”。


这段话的段落大意是什么?很简单,无非是说卢老师和我之前对访问学者的印象之间的差别或者雷同。中间我说”我也听说了一些关于访问学者的信息,总觉得这些人都是拿着国家的钱出来玩儿的人“,这句话中没有任何成分表明时间、地点。”特别是听说武汉大学的一个博士生导师,在这里天天看《人民日报》,把老婆孩子都给弄到这里来玩儿。根本没做什么科研。”,这句话,也没有任何时间、地点状语成分。所以,要判断我所说的“武汉大学的一个博士生导师”的具体特征,其实很难。因为整段内容仅仅出现了对卢老师的描写。更何况一个词“听说”,生动地描绘出了那句话的来源。所以,如果有一道题是说,“请说出武汉大学的一个博士生导师是不是在Lehigh University”,答案是“不知道”。我想这个应该不难理解吧。


当然,有人给我说过,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中文又不是“上下文无关文法”。说得好,可问题是,你可以理解那句话有其他隐含的意思,也可以不去理解,全凭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比方说我,我就真说不好,当时我写的时候,有没有原型出现在我脑海中。我相信我那给我十个朋友看,恐怕也不会有人觉得是他们自己或者能看出是写谁。


好了,语文的课就补到这里。下面说说逻辑方面的。逻辑的问题是今天补课的重点。因为,逻辑对“搞科研”可是重要啊!您说是不?“驳倒”?


大凡我们觉得“A=B“这个形式要成立,那么肯定A和B有一定相似或者说是相同的特征和形式。如果A和B完全没有相似之处,那么强行说他们俩相等,就是指鹿为马,这种事情,严谨的学术研究是绝对不允许的。


好了,再看看我们那句话,“特别是听说武汉大学的一个博士生导师,在这里天天看《人民日报》,把老婆孩子都给弄到这里来玩儿。根本没做什么科研。”我们先假设这里面说的那个人是A。然后,我们再假设,昨天打电话给我的“另一位”博导是B。那么,是什么使得B博导觉得自己就是A博导呢?


我的那句话有三个事实,“看《人民日报》”,“把老婆孩子弄到这里玩儿”,“根本没做什么科研”。请问,如果B博导这三件事情都没干,他会觉得自己是A吗?肯定不会,除非他是纯粹的智障。那么我们再问,如果B博导这三件事情都干了,他会觉得自己是A吗?这个就难说了!
问题就在这里,我想的话,是这样的。我们这位B博导,一看那句话,我的天,三件事情我都干过了。再一看上下文,我的天,讨论的是Lehigh大学的事情。我的天,该不会是说我吧?!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经常听的一个笑话,说小偷偷了东西,在街上听到警车就觉得是要来抓自己。如果B博导那三件事情都干了,并且一再宣称就是自己的话,我也没办法。我其实很不想你就是A啊!


那好,你自己都认为你就是A,那么我就告诉我,我的确很鄙视A。昨天有朋友提醒我,说尽管事实可能都成立,但是写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哦,对,是这样的,语言的功力是无穷的嘛。对于我鄙视的东西,我没有必要用褒义词,当然更没有必要“客观”,要想我客观,请参见我博客纪律第一条。


好了,我知道,B博导其实是想我这么写:
武汉大学的一个博导做访问学者,埋头搞科研,都不顾生活。还得妻子和儿子从国内赶来,照顾其起居。在日理万基的科研工作中,他(她、它)还不忘党的教诲,经常翻阅在北美并不是那么容易征订的《人民日报》,牢牢紧跟党的步伐...


这种话,也许B博导无数次写于自己的工作报告和先进事迹讲座中,甚至还沉浸在自己的幻觉中。对不起,这里就算是我道歉了,我没有料到自己的博客的话也有人要把它参考到工作报考中,我没有料到武汉大学的岗位津贴要参考网络舆论,对不起了,B博导。
--------------------------------------------------------------------------------------
最后补充一点小花絮,这位博导一直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他身边的人,有的还是我的朋友,本着保护他的原则,也不想给我说他叫什么名字。不过,这种事情,在当今这个网络的年代,好隐瞒吗?
第一,我知道给我打电话的这位仁兄的实验室在哪儿。我还证实了,他给我打电话用的是实验室的电话。我只要想,随时都可以来实验室问候你。
第二,我知道你和我一起上模式识别课,虽然我很忙,但是我相当愿意陪你复习语文和逻辑知识。
第三,我已经从超过2个渠道知道了,关于你的一些信息,我发现你与我描写的A博导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不过,我还是告诉你,那不是你。乖乖,不要瞎想了。
最后,也是最精彩的,我在5分钟内,就查到了这个人的姓名、简历、家庭电话等等。不能怪我,实在是归功于互联网的发达。我知道了这个人在武汉大学什么什么学院什么什么系,而且一不小心就知道了这个人的生日,大概算了算,也都是41岁的人了吧,不简单了。你们猜这个人叫什么?如果把他的姓和”教授“两个字连着念(我们不是经常这样吗,李教授、王教授),这位仁兄叫”假教授“。


“假教授”,祝您thanksgiving愉快!

2007年11月19日星期一

致武汉大学某博导

“卢老师是北京交通大学公派到Lehigh大学的访问学者。之前,我也听说了一些关于访问学者的信息,总觉得这些人都是拿着国家的钱出来玩儿的人。特别是听说武汉大学的一个博士生导师,在这里天天看《人民日报》,把老婆孩子都给弄到这里来玩儿。根本没做什么科研。当然,卢老师最初也给我这样的感觉。因为他仅仅来半年左右,又给我说,“其实很可能做不了什么研究,能做多少是多少”。”

这是我一个月前在blog上写的一篇文章的部分内容。刚才有人给我打电话,说我博客写了他,说了他坏话。不过,遗憾的是,打电话的人从始至终都不肯说自己是谁。我就开始努力回忆,我博客写过西藏的精神领袖,写过阿拉法特,写过朗朗,写过李云迪,写过美国总统,写过比尔盖茨,当然,还写过我的同学,我的朋友,都是些有名有脸的人物,当然,还抨击过所谓的龙芯,还抨击过一些作假娇柔的人。一般,我不会写小人物。后来,这家伙才露出嘴脸,说他认为他自己就是我前面引用那段里面所谓的“武汉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他坚称我造谣,他坚称我应该去采访他,他坚持自己就是我写的那个人。我心平气和的告诉他,你没有必要对号入座,你没有必要做贼心虚。不过,这位老兄似乎忘了自己“为人师表”,居然公开骂我“缺德”。他要我调查清楚了在说话。是的,这是正确的。但是,问题是,你怎么知道我写的就是你呢?

我写了名字吗?我写了是在Lehigh University的武汉大学的访问学者吗?这里武汉大学的访问学者就你一个人吗?这里的博士生导师就你一个人吗?哦,如果是,你怎么就不肯透露你的名字呢?你觉得我就不可能知道你的名字了吗?

一个比我大几十岁的人,打电话来撒泼,说起话来像几岁小孩子。我真为你这么些年的经历感到遗憾。

下面,你给我看好了!

请所谓的这位博导,不要对号入座。我既没有写你的名字,更没有提及是Lehigh 大学。你用不着做贼心虚,更用不着打匿名电话。你说的话,让我觉得你既没有师德,更没有人格!你连基本做人的常识都没有!老实说,我为你羞愧!你还好意思当老师。当然,国内评选教授,不用看人格。怪不得有你这样人格缺陷的人!你还是导师,真不知道你怎么“导”学生!

另外,我提醒你,我写博客,是我的权利。我爱怎么评论就怎么评论。我绝不追求客观!你爱看不看。你看了,你不高兴,请不要他妈的找我!如果你要找我,请告诉我是谁,我随时奉陪!如果你打匿名电话,小子,你给我小心了,我绝对不会像这次那么有礼貌了。你不配!

另外,我允许这篇博客的评论!我是明人不做暗事。

最后,我再说一次,你最好给我听好了,我写的是一个“武汉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我无法确认是不是在Lehigh University。至于是不是你,随你便!

2007年11月18日星期日

我与Brian Kernighan的通信

那天听了Brian Kernighan的讲座,心里很高兴,晚上给他写了一封信,第二天(昨天)Brian就回了我。计算机界的顶尖人物其实有时候也很平易近人。下面刊登我和他的信件。
-----------------------------------------------------------------------------------------------------
Dear Prof. Kernighan:
I am a graduate student in Computer Science &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Lehigh University. I enjoyed your lecture today and gave me a lot of enlightenment.Firstly, I found two significant examples to show that Javascript is powerful also outside the browser. See http://www.mozilla.org/hacking/coding-introduction.html#cppjs .You can find this sentence :" When you start the application, the C/C++ components start first. But in an early stage, a technology called XPConnect gets initialized that enables the use of interpreted JavaScript at runtime. In fact, a Mozilla browser distribution consists of both compiled C++ and uncompiled JS files. " So infact Mozilla Firefox is built on C++ and Javascript!Another technology which is quite new is Adobe Air. They want to use HTML and Javascript to build desktop applications. See http://labs.adobe.com/technologies/air/develop_ajax.html .

Secondly, I have one question:I found that some companies have tried to combine or intergrate desktop programming and web programming together. They want to continue to use the powerful of strong-type programming languages to do web programming. For example, with new Microsoft .NET 3.0, you can create an application that both can run in desktop environment and also in a browser. Later, they launched a product named 'Silverlight' in order to get C# ( a strong-type programming language in some sense) programs run in a browser. How do you comment this trend? Do you think that combing desktop programming and web programming together is a right way?Thank you very much. Looking forward for your reply.
~~~~~~~~~~~~~~~~~~~~~~~~~~~~~~~
hi, liangjie --
thanks for your note. i think that javascript will increasingly beuseful outside of browsers. i know very vaguely about adobe air, but nomore than that; it's clearly time to dig deeper. google gears isanother effort to do offline web computation. but i think that both ofthem are using javascript in the browser, not as a standalone language.no matter what, that's something i need to know more about.

microsoft has done several things that make it easier to create anapplication standalone and then convert it into something that runs in abrowser. my (limited) undestanding of ASP is that it does somethinglike this. i haven't tried anything like this in the new versions of.net, but i believe that things work as you describe. and certainlysilverlight is trying to things similar to air and gears. (i couldprobably give a talk on weird names for products.) i'm very poor atpredicting the future, but i do think that there will be a lot ofactivity in this area and that in the long run the lines between web anddesktop will be blurred.
brian
-----------------------------------------------------------------------------------------------------
Kernighan还是觉得Desktop和Web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的。我自己对这个领域十分有信心,也感到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了。

2007年11月17日星期六

Sudan Darfur: Genocide or Tribe Conflict?

今天看校报,原来最近学校把苏丹驻联合国大使请来做了一个关于达尔富尔问题的讲座。这也是对9月份请了一个达尔富尔难民来讲座的一种回应。可谓给冲突双方均等的机会展现在大家面前。

我没有去苏丹大使的讲座,主要还是最近太忙了。但是今天仔细看了一下报纸觉得很有意思。
苏丹大使的论点是,达尔富尔是苏丹的种族冲突问题,因此不能定性为大屠杀。演讲完之后,场下的观众的表现分成两种,一种是坚持苏丹大使撒谎,或者说是仅仅代表苏丹政府的观点,并没有解释清楚是否存在大屠杀的情况,也对解决大屠杀问题没有诚意。另一种观点是,相信苏丹大使所说的部分内容,并且开始重新审视关于达尔富尔的问题。报纸上持后者观点的多是学生,而持前者观点的多是老师或者是学者。很有深意。

我先来说说苏丹大使。首先,应该说苏丹大使做了很好的一项工作。那就是让大家把目光从简单的几个词语“屠杀”“40万人”转移到了从更广阔的苏丹乃至非洲的历史、地理、文化的范畴去看待达尔富尔问题。而一旦把角度放到这个层次上以后,我们就不会做出十分幼稚的“黑白对错”的判断了。比方说,苏丹大使谈到了19世纪非洲很多国家边界的划分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民族或者部落的分布来划分,而是殖民者按照自己的势力范围,甚至按照纬度和经度来划分,一个民族被分在几个国家,几个不同的民族被强行分在了一个国家。这给今后的种种冲突埋下了祸根。还有就是资源问题,尽管不少非洲国家拥有极大的资源储备,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些资源却很紧缺,比如说水。达尔富尔冲突的原因一方面有地域的民族和部落冲突,还有地理生态的资源冲突,可以说,是典型的非洲冲突。这些信息之前没有任何人提及过,或者说,西方国家有意回避了。苏丹大使做得不错。

但是苏丹大使在解释种族屠杀的问题上却犯了逻辑错误。种族冲突和种族屠杀是两个概念。两者既不能划等号,更没有绝对的包含关系。怎么可能断定种族冲突就不是种族屠杀呢?或者说,是否是种族屠杀,与是否是种族冲突没有关系。这一点是可笑的。

但是,一些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固执让人觉得很遗憾。西方社会为什么不在这个问题上深层次挖掘呢?当然不可能,因为祸根就是他们种下的。资源问题,民族问题不解决,怎么可能通过简单的国际援助来达到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的目的呢?很难想象。

至于说中国,什么卖军火、石油生意,我们可以不否认。但是把这些强行和达尔富尔问题的核心链接起来,无疑就是类似好莱坞大片,强行把互不相干的元素拼凑起来。这样的世界观同样是扭曲的。

值得回味的细节是,苏丹大使邀请大家去达尔富尔看看,由苏丹政府提供全部费用。没有人报名。出来害怕和恐惧,是不是还有不愿意看到没有那么惨烈的情况后所可能带来的失望的感觉呢?毕竟,很多人内心还是有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

2007年11月16日星期五

Brian Kernighan的Seminar


Brian Kernighan,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他最早知名是因为他就是撰写最早的C语言标准"K&C"中的"K"。当然,还有他是经典C语言书籍《C Programming Language》的作者。今天他来到我们学校,为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精彩的讲座。


Kernighan长期从事程序语言的研究,他也是Unix操作系统的先驱。今天他讲座的内容却与他原有的留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非常不同。因为他今天讲座的中心是“动态语言”!是Javascript,是Python,是Ruby。这多少有一些出乎意料。


原以为,动态语言这几年因为Web Programming的兴起,特别是05年Ajax兴起之后,在业界掀起了一阵一阵的对动态语言的狂热,并没有太多影响传统学术界。因为传统学术界仍然把C语言,C++当作制胜的法宝。至多再加上Java。很少有学术界关注现在流行的种种动态语言,更别提现在流行的种种开发框架。


Kernighan的关注也让我感到敬仰。按理说,他是上一个潮流的人。像他那个年代,从Unix和纯正的C语言走过来的人,是很难对现在的诸多动态语言产生兴趣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语言太简单,太不过于完美,性能也低,做不了系统开发。不过,Kernighan着重指出了,语言和工具影响着人们思维的方式。如果不接受这些动态语言以及新的开发框架,我们就没办法去接受新的开发思想和开发理念,进而就不可能有更新的产品。


Kernighan举了很多例子,比如Javascript,应用很有限,但是在浏览器中发挥着强大的功效;再例如当前的一些mashup的应用,如何做到API和多种应用的整合。


应该说,Kernighan的讲座还是很前卫的,居然还包括了一两周前Google才发布的OpenSocial。


下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我还是持一贯的主张,其实,桌面应用和Web应用开发模型肯定也必须统一。如果这个鸿沟长期得不到解决,Web应用也仅仅是带着脚镣跳舞。微软、Adobe都在尝试着这方面的努力,比如WPF、Silverlight,比如Adobe Air、Flex。但是,现在还远远在雏形期。一旦桌面和Web应用统一之后,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桌面强大的优势和Web的“万金油”精神整合起来,从而形成强大的应用。


不管是Ajax,还是mashup,终究不是长久之策。


Kernighan的讲座有一个小小的错误。Javascript不仅仅在浏览器中有应用。事实上,Mozilla Firefox有很大一部分的代码就是Javascript写的!浏览器本身就是Javascript强大的一个证明。再有,很多软件的脚本系统或者是插件系统都利用了Javascript,如Adobe。


不管怎么说,能够听到计算机界响当当人物的讲座,心中还是很高兴。只是遗憾没有能够找他签名。

2007年11月15日星期四

Yundi Li with Prokofiev and Ravel



今天,我拿到了这张CD。虽然Amazon上的价格已经低了两块钱,但是在美国首发之前就得到这张新专辑还是让我很高兴。下面是这张专辑的曲目:


Yundi Li - Piano Concertos

SERGE PROKOFIEV (1891-1953)

Piano Concerto no. 2 in G minor, op. 16 [32'27]

in g-moll · en sol mineur

1. Andantino [12'04]

2. Scherzo (Vivace) [2'36]

3. Intermezzo (Allegro moderato) [6'23]

4. Finale (Allegro tempestoso) [11'24]

Live recording

MAURICE RAVEL (1875-1937)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20'36]

in G-dur · en sol majeur

1. Allegramente [7'46]

2. Adagio assai [8'47]

3. Presto [4'03]


Yundi Li, piano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SEIJI OZAWA

值得高兴的是,这也是李云迪首次与柏林爱乐合作。指挥小泽征尔也算是大师级人物了。



稍后,我会贴上我的听后感以及这张CD附带的访谈内容。

2007年11月5日星期一

Lust Caution

周末的时候去费城看了《色戒》。看完以后有很多的感慨。这的确是一部不错的影片。影片中有很多元素值得回味,男人和女人、爱情、友情、国家和个人。

我自己觉得,王佳芝和易先生并不相爱,甚至也不是普遍人们觉得的“性”。他们两人完全在一种猎人和猎物的关系之中。一种宿命的感觉。所以,易先生是痛苦的,王佳芝也是痛苦的。两个人都要在生活中扮演很多角色。而最终王佳芝说出那句,“快走”也仅仅是其角色错乱后的崩溃表现。这并不是王佳芝爱上了易先生的证据。很多人也以为易先生为王佳芝动了真情,原因在于那个六克拉的钻戒。其实,这是很错误的。易先生身居要职,买一个六克拉的钻戒算不了什么,或者说是给一个情人买一个六克拉的钻戒算不了什么。这根本不能解释其内心世界的变化。易先生真正需要王佳芝的是她的肉体。所以,易先生不可能动真情,也没有必要动真情。因为动真情对于这种特务头子来说,是很危险的。后来的表现,也证明了易先生其实很无情。那么最后易先生为什么哭呢?很难说。他即便是想念王佳芝,也并非出于爱。王佳芝带给他的仅仅是一种能够找到一丝自我的机会。也许,他只是伤心自己丧失了这种机会,哪怕这种机会本身就已非常扭曲的姿态出现。

当然,这是情节。

而我跟想探讨的是这个故事背后的两个东西。第一个东西就是,在“爱国”的背景下,是什么驱使人去像这帮年轻人那样去做出这样的抉择呢? 貌似很简单,在一片热血沸腾的人高喊“中国不能亡”之后,似乎一切行为都能找到归宿。然而,杀特务头子这种事情本身就值得商榷。其实,这是一件争论了很久的事情。暗杀大多数时候根本不可能解决问题,还只能更多地带来灾难。看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看看以色列总统拉宾的死。当然,这几个学生不可能想那么多。不过,他们其实有很多机会。但是,最终却选择了利用王佳芝的色相。这就有一点混乱了。爱国就意味着要丧失人格。爱国就意味着要把一个年轻女子的身体作为筹码,来达到本来就不那么站得住脚的目的。而周围的年轻人,坚信只有王佳芝牺牲了自我,才能够换来所谓的正义。很荒诞,但是的确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年代人们心中的想法,特别是一些所谓的爱国青年的想法。

第二个我要探讨的是易先生。没错,易先生是一个特务,易先生是在伪政府工作。但是,我觉得事情并不是黑白分明。你很难看出,是易先生更坏,还是准备暗杀他的这些人更加恶毒。从本质来说,这不过就是以暴治暴的故事。另一方面,我也开始去揣摩易先生的内心。你说他是真心诚意为日本伪政府卖命吗?未必。你说他就没有一种无奈吗?是的。他也仅仅是日本人手下的筹码。他的凶残都是日本人吓出来的。这恐怕也是更多在伪政府里工作的人的内心。你恐怕要谴责在伪政府里工作的人。但是,人需要生存。日本掌握了大片领土以后,就需要干活的人。我们不能很不现实的说,要求每一个人都为抗战作出牺牲。因为国家是一个集体概念,在个人都无法生存的前提下,怎么去保证所谓的国家概念?所以,伪政府肯定是有人要去工作的。日本占领区也不可能成为无人居住的无人区,更不可能成为人人皆兵的游击队区,这不是现实。任何一个时代的伪政府,都有一大批人。简单地说这些人,叛国或者说是不爱国,很幼稚。

在一个美好的词汇”爱国“下,上演了的却是一部剥开人性深处的丑剧,上演的却是一部与爱与情无关的男女悲剧,这不能不让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