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007年11月24日星期六

沈文裕现象

他被音乐权威誉为“莫扎特第二”、他年仅11岁就能弹奏世界最难的协奏曲“拉三”(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沈文裕,这位今年21岁来自重庆 的钢琴天才,原本正该和郎朗、李云迪等青年才俊一样,享受着琴迷的顶礼膜拜,却因舆论对他的“妖魔化”,至今蜗居成都。昨(21)日沈文裕终于重新迈出第 一步:宣布23日在成都启动自己的首场音乐会。这位不善言谈的小伙子宣称,“郎朗的技术比李云迪高,李云迪对音乐的理解比郎朗好,但我是最好的!”

这是这个叫沈文裕的年轻中国钢琴家官方网站上的关于他的介绍。Youtube网站上还有关于他的几段视频,当然,还有百度贴吧上有不少他的爱好者的激昂话语。这一切都似乎告诉我们中国又出了一个钢琴大师?

沈文裕得过两个有一定分量的钢琴比赛的大奖,一个是2003年的伊丽莎白女王钢琴比赛二等奖和2005年的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比赛的一等奖。但是,也在一些比赛中早早被淘汰,比如同是2005年的肖邦钢琴大赛第一轮就被淘汰,虽然有一些人把他比作1980年的波多雷里奇。但是,到目前为止,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我想说的是,沈文裕注定没法成为钢琴大师,这不仅仅是时间问题。在艺术的领域,有人早早就展露头脚,有人则大器晚成,都有一定的例子,但决不是说任何人都能沿着相同的路走。沈文裕的问题在于他自己、在与他的家人,当然,还有不知深浅的媒体的责任。

沈文裕自己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把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没有搞清楚。沈文裕坚称自己技术比同辈的中国钢琴家朗朗和李云迪都要好。同时,在他的官方网站上,他自豪地列出了自己的保留曲目,从独奏曲到协奏曲,几乎囊括了整个古典音乐曲库。但是遗憾的是,音乐不是谁弹得多,谁弹得快就是谁更好。加拿大钢琴家Marc Andre Hamelin的技术超群,成为少数能够录制Godowsky练习曲的钢琴家之一,但是这么多年以来,他仍然不是当代最主要的钢琴家,甚至不能称作是真正的大师。不少钢琴家的保留曲目都是相当有限的,德国的施奈贝尔,大部分的曲目就是贝多芬和舒伯特,但是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钢琴大师。而古尔德的兴趣爱好主要就是巴赫(我知道,古尔德录制过贝多芬和莫扎特,还有布拉姆斯)。所以,沈文裕把自己能弹很多曲子等同于钢琴大师,这是不正确的。钢琴演奏,技术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决不是最重要的。沈文裕的演奏(官方网站上的mp3和youtube上的视频)都证实了他的演奏的确缺少“音乐性”和自我的诠释。从纯技术的角度来说,他很多曲子都完成得不错,但是就像是高年级的音乐学院学生,仅仅是完成了作业。除此以外,听不出什么激动人心的地方。

沈文裕的另外的问题来自于他的家人和他现在的运作团队。他的种种介绍,哄一下不懂音乐的人还可以,真正的古典音乐听众是不会被诸如多少多少岁录制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和多少多少岁能够演奏贝多芬全部32首奏鸣曲这样的事情所迷惑的。事实上,拉赫纳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在发表的那个年代的确可能使很难的曲目,但是今天,可以提供的演奏版本已经非常多了,相当多的钢琴家都能够演奏这首曲子,这根本不是什么特别的试金石。至于演奏贝多芬奏鸣曲,实际上,”能够演奏“和”演奏得能令人信服“是两个概念。但是,即便是这样,贝多芬奏鸣曲全集的录音也不少了。说这些的意思是,这些事实都不是”神童“的依据。

在艺术的殿堂里,神童并不少。但是,大师却不多。当年的Kissin,起点比沈文裕高了不知多少,但是今天却很难说挤进了大师这个行列。还有更早的美国的Van Cliburn,也仅仅红极一时。就算是中国,仅20年来,有多少钢琴家曾经进入过”神童“的范畴,又有多少钢琴家被迅速遗忘?

更何况,从沈文裕的成长经历来说,很难说他有没有其他的生活。没有生活,谈何艺术?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