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008年1月20日星期日

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这两天大家都在忙着过圣诞。昨天,我看了一篇文章说是"钟垂林:是中国人就应该过圣诞节" http://news.sina.com.cn/pl/2007-12-24/094014588798.shtml,感觉有一些事情不得不拿出来讨论一下。

我一直对中国人过圣诞节、感恩节的动机十分奇怪。因为从民族的本质和文化的土壤来说,我们并没有类似节日作为基础。特别是圣诞节,中国传统的节日是没有宗教色彩的,而要接受如此一个有着浓厚宗教色彩的节日应该是有一定困难的。然而,我们最终毫无保留的拥抱了这些西方文化中的节日。

有人说,只要高兴,只要快乐。为什么就不能过这些节呢?这句话说得好。但是仔细想想就觉得这里面的心态并不正确。中国的春节也很不错,可是从来没有看哪个国家的民众开始逐渐接受中国的春节。事实上,美国有很多人都不过圣诞节,比如穆斯林。因为圣诞是一个宗教节日,是基督教的宗教节日。

这里面深层次的是一个民族自信心的问题。很多人其实弄不明白圣诞节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总觉得只有过了这样的“洋”节才能够显得自己与众不同,才显得“与时俱进”。于是,我们也出现了圣诞大采购、我们也出现了圣诞大祝福。可是你听懂了商店放的圣诞歌曲了吗?你知道平安夜平安在哪里吗?

如果一个外国人有一天只因为吃了一个粽子就觉得自己已经能够了解中国的端午节文化,我们是不是会嘲笑别人呢?

有人会说,有必要把这么简单一个问题提到那么高的高度吗?的确没有必要。但是这就是反映中国人民组自信心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我们缺乏自信。

北京有很多楼盘的名字很怪。比方说靠近望京桥的一处楼盘叫“伊利诺伊”(Illinois)。小汤山附近还有别墅叫“温哥华森林”。成都的楼盘有的叫“檀香山”。有的俱乐部叫“凡尔赛宫”。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取了一个洋名字生意就好,还是因为取了一个洋名字以后,显得就与国际接轨了。我只知道,如果来自伊利诺伊州的朋友看到北京的那处楼盘以后,一定会觉得有一些错位。而常年在温哥华森林打猎的朋友可能会觉得北京的那处“温哥华森林”根本就没有森林。
这些现象和我们过“圣诞”的内在心理是相同的。改革开放将近三十年,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其实是慢慢在减弱。曾几何时,我们是“世界革命的中心”。然而,这三十年,我们发现需要学习,需要借鉴的东西太多了。在别人的帮助,或者连同自己的推波助澜之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上丧失殆尽,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我们依然感觉自己“土”,我们依然觉得在国际舞台上那么“拘束”。就好像农民工进城,突然爆发之后,要极力显得自己本来就很高雅。

我联想到了前几天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前不久我从纽约回国,在机场等飞机。我对面坐了几个中年男子,一会儿我便知道是从国内来纽约进修的。每个人没有坐定,就开始奔向机场的商店。不久,纷纷拎着大包小包回到座位,开始攀比谁买的东西贵,谁买的东西是名牌。其实,很多人都是想买了名牌买了贵的东西,回去给同事照耀显示,然后再告诉同事,那些东西真的很"便宜",来达到内心的快感。几个男子坐在座位上,打量着才买的几大包东西,陆续掏出了iPod随身听。整个景象让我感到仿佛是在某个小城的长途汽车站,几个人才从大城市买了年货,准备回乡。

你说那些东西国内没有卖的吗?肯定不是。你说那些东西真的就比国内便宜吗?我想有可能,但也未必绝对。但是,有一点是最重要的,“这是在美国买的,这是纽约买的,那就是好!”这就是潜台词。他们能够这样,其实就是因为国内的他们的同事会有这样的看法。我都能够想象这些人拿着东西在周围同事羡慕的目光中得意穿行的样子。

所以,中国人在西方社会面前还是显得就像乡下来的暴发户。我们似乎必须依靠种种西方社会的包装来粉饰自己,不光是西方社会的物质文明,还要包括西方社会的精神文明,如我们一开篇提到的节日,如名字。但是,这样就能保证中国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了?中国就像日本一样,虽然身处东方,也算是西方国家了?

我表示怀疑。在骨子里,深深地印入了“崇洋媚外”的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能有一点民族自信心呢?当我们敢心安理得地拒绝圣诞,当我们敢放心地在中国购买商品,当我们敢于取自己民族的名字的时候,也许自信心就找到了。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