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007年10月8日星期一

说说我是怎么进入古典音乐世界的(一)

今天和一个同学聊了聊如何欣赏古典音乐,从而引发了我想写点东西的欲望。

我不想说太多我自己的个人经历,我仅仅想说说我在欣赏古典音乐的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可能对那些非常想更多了解古典音乐的人有一点帮助。

第一个阶段,我把它叫做“世界名曲”阶段。这个阶段把各种各样的“世界名曲”和古典音乐等同起来。其实,每个喜好古典音乐的人或多或少都是从这个阶段启蒙的。从我现在的角度看,这个阶段有两个影响。第一,就是很容易直观地对音乐有一种体会,从而激发进一步的兴趣。第二个影响就是不好的影响了,那就是把古典音乐过于标签化,从听觉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当然,这也不可避免。但是过于标签化和简单化的处理,常常带来很多严重的后果。其中之一就是对古典音乐逐渐厌倦并且没有兴趣了。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多数人在“世界名曲”阶段都会接触到诸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俗称“命运”)、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或者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或者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这些曲目。这些曲目的好处是通俗易懂,容易接受。不好的地方是,在“世界名曲”阶段,大家大多数时候听的都是选段,因此有可能根本就没有体会到古典音乐可能最美的地方——“结构”的魅力。大家开始把能够接受音乐直接等同于了能否听出音乐背后的故事。例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被赋予了过多关于“命运”主题的含义,以至于大家想象得都是那个悲愤、紧缩双眉的贝多芬。再例如肖邦的某首《练习曲》一定要被赋予“革命”的深意,大家都努力在音符中寻找着刀光剑影和枪林弹雨。其实,这很显然是误解。

就我现在而言,古典音乐中,能够牵强讲出故事的音乐其实非常少。还不用去推敲这些故事的可靠性。所以,“世界名曲”阶段带给人们的一种错误的理解方式,很可能阻碍了大家去进一步了解古典音乐。

第二个阶段是专业音乐家阶段。当经历了“世界名曲”阶段之后,每个人都可能马上喜好上了一两个音乐家。比如肖邦,比如莫扎特。这两个音乐家可以说是集中了大多数进入第二阶段的人的偏好。肖邦是我很长期所喜爱的音乐家。最开始是肖邦选集。大多数时候肖邦的选集都会挑下面这些曲子:“革命”练习曲、“离别”练习曲、一两首脍炙人口的夜曲、“华丽的大圆舞曲”、“小狗圆舞曲”、“雨滴前奏曲”。注意,我没有直接写作品的编号,而是写了俗称。其实这些作品的名字都是后人根据喜好加上的,肖邦本人从没有暗示过任何作品有过任何标题。正如我前面所说,给作品加上标题是危险的。这限制了人们去表达,去挖掘作品的内涵。不过,加上标题对于入门者来说则相对简单些,这样就不用去记忆那些复杂的编号。在听了肖邦选集以后,我找到了《夜曲》全集和《圆舞曲》全集。这两个全集打开了一扇门,从而引导我去挖掘同一个作曲家不同的风格,和相似体裁的不同风格。实际上,肖邦的《夜曲》并不是都是那种窃窃私语,有不少都有很雄壮的主题和复杂的心情。《圆舞曲》也并不是应景之作,很多圆舞曲的节奏和旋律既富有戏剧性和华丽的钢琴色彩,又有很深刻的情感。这些都是往往听选集所不能体会到的。

《夜曲》全集和《圆舞曲》全集之后,我听到了《第二钢琴奏鸣曲》。这首曲子非常重要。首先,它的风格非常男性化。其次,这首曲子在当时属于非常前卫的作品,整部作品充满了不和谐的因素。这首作品可能是一扇重要的门,引领我们去理解什么是戏剧冲突,什么是情绪的渲染。值得注意的是,这首经典曲目中,除了第三乐章富有旋律以外,第一、第二和第四乐章都不是靠旋律来支撑的。整部作品依靠完整的结构和钢琴化主题的有机结合,使得作品浑然一体。第四乐章干脆抛弃了旋律,像阴风般刮过第三乐章葬礼般的尾声。《第二钢琴奏鸣曲》是肖邦的杰作。不过,这首曲子不太可能出现在“世界名曲”中,也不太可能出现在肖邦选集里。

一旦接受了《第二钢琴奏鸣曲》,紧接着就可能打开一大批肖邦优秀作品的封条。而这些作品将彻底改变肖邦是一个娘娘腔作曲家的印象。四首《叙事曲》都非常宏大。其中《第一叙事曲》在电影《钢琴家》中被波兰钢琴家所演奏并且感动了德国军官。四首《谐虐曲》则戏剧性非常强,其中的第二首是非常经典的曲目。这八首曲子直接构成了肖邦完整的钢琴体系。我们可以在里面找到肖邦所有深思熟虑的创作。而且我们可以发现,肖邦的创作非常大胆、前卫。所使用的手法在不失优雅的前提下,充满了动感。肖邦从来不会犹豫使用不和谐的和弦。恰恰相反,肖邦敢于抛弃旋律,而寻找使音乐能够更加深刻的各种元素。《船歌》和《摇篮曲》是肖邦有力的尝试。《摇篮曲》非常不为人知。但是第一,这首曲子很美,第二这首曲子中间大段直接抛弃了旋律,采用了多种和声和音阶的尝试,去逼近似梦非梦的感觉。这种尝试知道半个世纪以后才在德彪西的作品中再次出现。

肖邦的两首钢琴协奏曲一定不能错过。首先要说的是,这两首钢琴协奏曲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好的复习青春的素材。里面可以说包含了一切青春的因素:理想、现实、爱情、冲动。几乎每一个钢琴家都会尝试演奏并且录制这两首协奏曲。实在是非常经典。

上面我简要说了我的“肖邦阶段”。这个阶段给了我一大半欣赏古典音乐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使我豁然开朗。同时,我彻底摆脱了标签化和简单化的理解,开始把音乐真正当作艺术。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