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宾州的Bushkill瀑布玩儿,一路都和北京交通大学的访问学者卢文良副教授聊天,让我有颇多的感概和收获。
最早认识卢老师是在学校附近的超市,卢老师主动和我打招呼。但是最开始的几次见面,都是在街上,大家匆匆忙忙,也仅仅是随便聊几句话。不过今天一路上谈话,也让我对国内的教育情况有了一个重新的思考。
卢老师是北京交通大学公派到Lehigh大学的访问学者。之前,我也听说了一些关于访问学者的信息,总觉得这些人都是拿着国家的钱出来玩儿的人。特别是听说武汉大学的一个博士生导师,在这里天天看《人民日报》,把老婆孩子都给弄到这里来玩儿。根本没做什么科研。当然,卢老师最初也给我这样的感觉。因为他仅仅来半年左右,又给我说,“其实很可能做不了什么研究,能做多少是多少”。
不过我逐渐发现,其实他还是非常有心的一个老师。他对于自己的专业、科研还是很用心的。他考虑到很多资料国内没法得到,所以抓紧在这里的时间尽可能多地获取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同时,他已经准备在这里发表两篇文章。
当然,这些都是次要的细节。但是,我分明看到了一个勇于融入国际学术界的中国青年学者的形象。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没救了,中国的学术没救了。但其实,那又过于悲观了。事实上,我们仍然拥有大量正在国际学术界展露头角的新学者。我感到非常高兴得是,像卢老师这样的学者,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搞一点研究或者做一点项目,他知道如何去和国际学术界交流,如何通过人际关系,如何通过交流机会打开国际学术界的大门。这非常重要。中国的科研要想进步,就必须拥有一大批这样的人材。
像卢老师这样的青年骨干教师,北京交通大学大概一年输送了好几十名在国外交流进修,并且这个比例将会不断加大。有没有我开头说的那样仅仅是旅游的人呢?我相信肯定有。但是,通过更广面积的交流和学习,我还是相信有一些有所作为的青年教师能够逐渐在科研上和国际慢慢接轨。
说到这里,我想到,都说中国的高校像官场。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还有另一个事实,高校的改革毕竟在缓慢而艰难的进行着。中国高校对外交流正在逐渐增多,中国的高校正在走向开放。不仅如此,北京交通大学也在尝试慢慢把终生教授“铁饭碗”等计划经济下的运营模式转变成为岗位竞争的机制,并且促进优胜劣汰。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甚至交大也在筹划“校友董事会”争取更多校友捐款等等国外大学的先进机制。
不可否认,国内的教育大环境还是不容乐观。但是我们也的确不能寄希望一切一夜之间就改变。除了有政策原因之外,更多的还是运营问题。我们缺乏相应的人才。我们需要一个时间。你没见识过先进大学如何运转的,你没见识过国际学术界的规则,单凭想象,你是没法做好的。但是,学习需要时间。你不可能说,这些都不需要过程。磨嘴皮子容易,最事情难。
有一点,我很欣赏卢老师。卢老师没有流露出丝毫“美国就比中国好”这种心态。更没有早年那些访问学者,找机会就想留在这里的心态。尽管我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我已经感到了,时代的变化。我们没有必要留在这里。
我回来以后查了一下,卢文良老师是北京交大的优秀教师,而且参与了诸多国家重要工程。尽管我知道,国内的很多工程项目也仅仅是形式和过场。但是,否定一切也并不是什么好办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