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007年7月17日星期二

SNC的岁月(十五,完)

学通社04级的一个成员在学校的校车上有过一次比较长的谈话,才得知其实学通社也在困惑我们困惑的问题,他们也 遇到了一些组织上的问题。从实际中来看,学通社也是一个技术性的组织,他们对于编辑软件的要求,甚至对于设计软件的要求和我们都有很类似的地方。然而,他 们突破了传统的形式,使得他们在北区能够得到了承认和获得了影响力。他们通过黑板报这一简单的形式,走出了仅仅依靠“北区瞭望”这一期刊的形式迅速在同学 中间建立其了自己的受众群。几乎每个同学在主楼门前都会驻足看每日的新闻。学通社比我们更有亲和力。王永懿说得好,“无意驻足晓天下”,学通社做到了我们 没做到的事情,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莫大讽刺。

我还作为嘉宾参加了学通社搞的一次“校园媒体峰会”。会上有不少组织都呼吁校园学生媒体能够联合起来,发挥更大的学生力量。我也在台上即兴谈了一下 SNC关于和其他组织合作的想法,因为仅仅是我个人的发言,所以我也没敢说太多,而只是说一些展望。我们还没有到达能够建立合作的条件。最大的问题是,就 像请客一样,我们拿什么去参与校园媒体的合作呢?还是仅有的花样年华讨论区吗?

最后我想谈谈SNC的技术问题。本来,技术是SNC的实力和力量的体现,但是最后才谈到SNC的技术似乎有一些不应该。其实,也只有把一切都谈过之后,才能够有足够的精力来细细说说SNC的技术问题,因为这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SNC的起步来自于网站的建设。从网站建设而言,98-2003左右都是一个启蒙的时期。其实,那个时代也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年代。使用简单的 ASP、SQL Server 2000和DreamWeaver就可以快速搞定一个构架并不复杂的网站。这一点从我最开始加入SNC的时候我就感受到了这一点。事实上,SNC也是这样 走向了第一个辉煌。花样年华讨论区和其一系列的网站包括后来的博客都是采用ASP技术外加SQL Server 2000架构。由于ASP的特性,这些网站大多数由一个或者两个核心成员独立开发完成,很少有团队运作的情况。这其实是和SNC长期宣扬的“项目制”并不 相符的。然而,情况在2003年后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首先,网站的开发技术日新月异,业余爱好者很快就被抛到了主流技术的脑后。ASP.net、JSP、 PHP到后来的Ruby On Rails或者Java三件套都向开发者提出了非常高的技术要求。就不说熟练使用这些技术中的任何一项进行开发大型网站了,就是能够学会这些技术都有不小 的困难。在较为简单的ASP面前,03级SNC只有我、朱鑫算是熟练手,孙庆生能看懂和编辑一些代码,那么到了下面的技术呢,都需要学习的过程。而且03 以后已经慢慢到了团队开发的时代,单靠一个人进行网站开发的时代已经逐渐过去了。而SNC显然并没有跟上这样的脚步。04-05年,我带领北区的团队学习 ASP.net。不管选择是否正确,但是的确也有了一些小的成效,起码,一个团队正在形成,而且我们已经使用ASP.net在开始做一些东西了。然而,因 为效率的问题,团队的运作最后夭折。孙庆生后来还做过一个音乐盒,最后也不了了之,但是说明一个问题,个人时代早已经过去了。SNC要想再开发什么新东 西,没有团队运作,没有专业性学习,很难。

05年春,130人的北区SNC,能够进行开发工作的人不超过10个人。这10个人中还不包括才学习的新手。我个人是分身乏术。我要管理整个北区工 作,我要管理技术部工作,我还要带开发团队的开发进度,我还要进行培训,这实在是非常困难。我曾经建议在北区的时候,让余冠武担任技术部的部长,但是当 时,东区和齐老师都认为余冠武并不适合担任技术部的部长。尽管有心但力不足,北区缺乏工作机,缺乏专业书籍,缺乏培训,水平难有提高。

培训,曾经是我们寄予厚望的形式。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培训有着诸多难以运作的缺点。最大的问题是,谁去培训?当然是熟练的核心成员。可问题是,核心 成员的任务已经是比较重的了,我们怎么去要求这些人投入更多的精力到SNC中呢?这势必会造成核心成员本末倒置,最终对学业荒废。从我安排和参与的培训来 看,参加培训的人觉得听不到太多的东西,而准备培训的人却又感到太累。有时候,我们过高估计了培训的效果。张卷益在北区的时候也搞过一些培训,但是本来张 卷益任务就多,更何况像平面设计这样的东西,泛泛讲一两次也没有太大的效果,最终03级的设计水平并没有显著提高。而程序开发,则更不可能是一两次培训就 能解决的问题。更何况当年,我一个人要负责培训5-6个人进行网站开发,包括程序和页面设计,还有负责开发进度的把握和所有代码的检查,难度可想而知。最 后,我觉得,培训的形式如果没有更大的改善或者创新,那只能是一种过场。

SNC常常把技术挂在嘴边,但实际是,我们其实最缺乏的就是技术。如果技术没有问题,开发没有问题,SNC也许就是另外一付模样。

05年,我们从北区搬到了东区,开发工作反反复复,最终逐渐消沉下去。06年初,我离开了SNC。

写到这里,我也想给我的回忆画上一个句号,对于北区的SNC,我是熟悉的,因此我敢于写出这些文字。这些文字并不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产物,相反这 些文字仅仅是我的感受层面的东西。我离开SNC已经快两年了,这两年肯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五一的时候我去了一趟北区,又一次走进了地下室。现在的 SNC成员接待了我,当然,他们并不知道我是谁。但是,我看见了比当年多得多的工作机,也看到了和我自己当年一样激情的面庞。同时,我看见了当年亲手贴上 的标语,也看见了还在工作的服务器。这一切都勾起了我对往昔美好的回忆。然而,我非常想知道,他们是不是也正在经历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困惑,他们是不是也在 寻找着自己的解决方案?

本来,过去的就过去了,没有必要说那么多。但是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在SNC的两年多时间是我非常宝贵的财富。实话说,我在SNC技术没有得到提 高,还错过了很多自己学习的机会,但是很多问题的思考让我有了宝贵的经验和看问题更多的出发点。我并不愿意回避任何问题,但我更不愿意回避任何反思问题的 机会。

我有一个同学在苏州的一个软件开发公司实习了一个多月,后来他把他公司的情况给我讲了一讲,我马上就意识到,那个公司遇到的很多问题正是当年SNC 在北区发展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很幸运,我比我那个同学提前知道了一个技术类组织发展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而这也促使我把我的经历回忆出来,自己重新梳理一 些思路,来思考那些和SNC无关的普遍性问题。

撰写回忆文章的过程中引发了很多争议。这也是正常的,没有人能够很平和地看待自己的过去。我自己也同样。我并不打算去客观评价过去的事情。事实上客 观从来就不存在。历史从来都是以人的意识而改变的。真相永远也无法看清。不同人有不同的角度,这在所难免。我不是想抱怨什么,否则我也不可能持续写出这么 多文字。难听的话也许多了一些,难受的观点也许突出了一点,没有歌功颂德,没有赞赏和称道,不过的确出自肺腑之言。我不想仅仅说说,感谢谁谁谁,某某某如 何如何。最重要的是,这些曾经的人和事,你想过了吗?你有过解决方案吗?

两万字,到此结束。

愿SNC,努力前行。

(完)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