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007年7月4日星期三

SNC的岁月(六)

在04年春季最末的一段时间里,李波终于离开了SNC,还有王子华。当然,有种种理由说明李波和王子华都是因为和杜老师产生了冲突而离 开了SNC。但是我仍然感到李波的离开并没有那么简单。李波的离开实际是因为不满当时无所事事或者提高不快或者没有项目可做的环境。而不是因为他和杜老师 可能有的矛盾。尽管最近我从张卷益的口中打听到李波的近况不太如意,但是当年我仍然觉得李波还是对SNC充满了激情的。当然,任何事情都没有那么简单。其 实我曾经听马晓辉说过,张卷益和杜老师也产生过矛盾,但是最终张卷益还是在SNC里留了下来。然而当年,张卷益曾经给我说,李波退出他也就退出。

李波走后,陆陆续续大二的又走了好几个人。我也十分犹豫。

转眼暑假来临了。SNC的暑假培训拉开了序幕。

对于暑期培训,东区是相当重视的,杜老师对于暑期培训也是寄予厚望,每年都如此。为什么会对暑假的培训有很高的期望呢?原因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暑期是同学相对能够集中的一个时期。平时大家都没法集中工作。到了暑假就可以集中到东区进行开发和其他的工作。因为东区的环境要 好得多。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优势。事实上,硬件条件的确是一个制约因素,但是人的因素更是一个关键。而我们在这方面却没有过多去思考。也许,我们 没有条件去思考关于人的问题。

第二,花样年华就是在暑期开发成功的。所以,SNC对于暑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总觉得暑期应该是出成果的时间。可多年后我们发现,仅仅把希望寄托在暑期,显得有一些过于理想化了。

第三,北区平时的管理可能比较混乱,而杜老师没法在平时对北区进行当面的管理,所以,暑假把北区主要成员调到东区进行统一管理可以让杜老师和东区的成员对北区的成员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从而加强管理。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似乎北区的问题还是应该放在北区解决。

大一那个暑假我没有去东区,尽管杜老师点名让我过去,但我最终还是没有去。各个部好几十人前往东区进行培训,有技术性的,有管理性的。 最终的成效,我不敢妄加评论,但是在04年秋季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到有什么显著的差别。直到05年我参加了东区的暑期培训之后,我才知道了东区的培训是怎 么一回事情。


04年的秋季,02级的好些人去了东区,比如孙俊峰、马晓辉。东区02级仅仅剩下了张卷益、谢娜、高娟娟和陈宇婷。那个学期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北区的SNC有了自己的指导老师——齐菲老师。

第一次见到齐菲老师是在04年春季,东区SNC成员来到北区搞联欢,齐菲被杜老师介绍给大家。当时我们还不清楚齐菲究竟要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其实齐菲当年应该是报送了辅导员,到北区工作,就和现在的高娟娟是一样的。

齐老师来北区以后,北区的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观。工作效率明显上升,士气也得到了提升。各个部门开始恢复运作起来。这些都是04年秋季的好事情。

然而,04年秋季的一些工作也暴露出了我们作为一个学生组织还缺乏相当的经验,我们还很年轻。

每年的秋季是纳新的最重要的时期。因为每年的大一新生是一个最重要的纳新来源。大一新生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决定了一个学生组织今后一两年的发展和走 向。然而,秋季的纳新又是竞争最激烈的。首先,学生会的纳新就吸引了大多数同学的目光。更不要说校级学生会、院级学生会的两重设置常常就把大一新生弄晕, 让他们不知道从属关系。而学通社、勤工助学中心,还有几十个社团都几乎在同一时间纳新。SNC要想争夺到优秀的人才着实需要努力。

同时,很多大一新生可能会根据大二的师兄师姐那里打听什么样的组织有号召力,有发展前途。而在北区那样的环境下,缺乏活动缺乏基础的SNC无疑显得 非常单薄。很多年,大一的同学都不清楚SNC和“网络协会”的区别,而因为种种原因,SNC的名声甚至还没有网络协会在同学中的名声大。这给我们的纳新工 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最开始的纳新准备工作似乎还比较顺利。但是很快问题就出现了。我们把希望寄托在了一个所谓的“SNC展示”的类似于晚会的东西上。为此,我们借了北 功厅。但是非常不凑巧的是,展示的那天刚好是校学生会纳新的日子,所以来我们晚会的人寥寥无几。偌大一个北功厅还有很多是我们自己的成员前来助阵的。让人 看得心寒。虽然底下没几个人,但是我们仍然按时开始了我们的晚会,各个部长介绍工作,还有SNC经典的视频。

我和余冠武把音箱放到了北功厅外,希望能够吸引一些人来北功厅,当然,最终收获甚微。

没有评论: